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优护之窗】神经内科:在绝望中寻找支点

来源:管理员时间:2025-09-04

夜班巡视病房时,刚推开1病室的门,我的心瞬间猛地揪紧了,1床的Z伯伯上半身悬在床沿之外,仅靠一只手死死扳住餐桌边的一角,整个人摇摇欲坠。他右腿无力地垂在床边,左腿勉强勾着床单的褶皱,整个人就像半个身子悬在悬崖边,随时可能坠落。我立刻喊来同事,几人合力才将他那沉重的身体稳稳托回床中央。拉上床档时,冰冷金属发出的“咔哒”声,在寂静的病房里格外清晰。

Z伯伯的病史仿佛是一张浸了铅的纸,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脑梗死让他的左侧肢体肌力仅剩3级,右腿软得如同浸了水的棉絮,几乎撑不起身体,高血压也已缠绕他多年。然而,他最害怕的,却是这辈子再也站不起来,只能被困在这方病榻之上。他的孩子在外地工作,顾不上照顾他,而他的妻子又因他生病后反复暴躁的脾气生了气,回了家后就再也没回来。

得知这些情况后,我总会往他床边多走几趟,陪他多说说话。察觉到他对预后的忧虑,我翻出科室康复出院患者的相册,一页页地指给他看。当翻到一位曾经比他病重、如今却能拄拐散步的老先生的照片时,我特意停住,指着照片上明朗的笑容说:“您看,L伯伯当初左侧肌力也是3级,还比您大十岁呢,90岁都没放弃,现在不仅能够拄拐,偶尔还能丢开拐杖走几步。您比他年轻,症状也轻些,怎么能先泄了气呢?”

Z伯伯的目光在照片上停留了很久,似乎在默默汲取着什么力量。过了许久,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透出了一丝久违的光亮:“那……我也试试?”

从那天起,Z伯伯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床上康复训练。他与家人的关系也渐渐缓和,偶尔能听见他跟妻子通电话时温和的语气。他的心情一天天开朗起来,病房里也渐渐有了笑声,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个宁静的清晨,我照例去看望他。他望着我,清晰又缓慢地说:“护士,辛苦你了。”后来每次路过他的病房,看到他专注配合治疗的样子,或是床头柜上偶尔出现的温热汤羹,我总会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他悬在床沿的半个身子,就像一片在命运风暴中随时会凋落的枯叶。而那餐桌边的一角,曾是他绝望中唯一能抓住的“支点”,虽然冰冷,却撑住了他最后一点念想。

我们护理的日常,不就是在一次次生命的悬崖边伸出手吗?我们寻找的、构筑的支点,从来不是坚不可摧的磐石,而是人心中那点不肯熄灭的微光,是信任在绝望的冻土下钻出来的嫩芽。有时这支撑细得如同一句平实的安慰、一次有力的搀扶,却能让倾斜的生命慢慢找回重心,重新生出面对生活的勇气。原来,最稳固的支点,从来都生长在人与人之间——在彼此看见、相互托举的方寸之地。

(供稿:神经内科   审核:于春梅)

枣庄市立医院 ©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2184号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龙头中路41号(医院本部)、枣庄市新城武夷山北路(新城分院)
咨询电话:0632-3282676(工作时间)、0632-3288020(非工作时间)
预约分诊电话:0632-3690100、3690200
新城分院电话:0632-8076677
你是我们的第5691635位访客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1016号
技术支持: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