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刚踏入科室,值班护士小Z走到我身旁悄悄地说:“护士长,10床孩子妈妈今天又偷偷在走廊哭了。我们已经劝过几次了,但是她还是在那里小声哭泣,您去看看吧?”
10床的患者是一名刚入学仅一个月的大一新生,罹患“溃疡性结肠炎”。他因反复腹泻、高烧10余天入院,体温峰值达40度,每日排粘液脓血便多达十几甚至二十余次,身体和心理备受折磨,其母亲也陷入焦虑与悲伤,多次在走廊暗自哭泣。我随即上前,轻声将她引导至安静的房间,耐心地安抚她的情绪,并向她介绍了科室为孩子精心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她满眼期待地望着我,声音里满是感激:“谢谢,谢谢你们,我会努力控制情绪,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科室几名护士立即成立一个护理小组,针对这名患者和其母亲担心的问题进行协助解决,并提供专业和个性化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正确认识疾病
在一个安静、温馨的沟通环境中,耐心倾听患者和这位妈妈的感受与担心,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跟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类似,只要我们遵循规范的治疗方案并坚持治疗,就能将疾病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不会对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向他们详细介绍我们科室在治疗该疾病方面的成功案例,用实际成果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未知和恐惧,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多与其他患者交流
选取我们科室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跟他们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分享治疗心得,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看到这些案例,患者及其母亲的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的缓解,能正确认识溃疡性结肠炎这个疾病,对后续的治疗建立了积极的信心。
3、转移注意力
向患者及其母亲传授减压方法,引导他们掌握放松技巧。可下载一些专业的健康类APP,这些APP包含深呼吸练习、冥想引导、轻音乐播放等多种功能,能有效协助患者缓解压力与焦虑,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舒缓身心。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量身定制一日三餐的饮食计划,并积极鼓励患者按时进餐。在完成输液治疗之后,建议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如在病室或病房走廊内适当走动,若身体条件允许,还可尝试进行慢跑锻炼。此外,倡导患者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记录每日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从而找到更契合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可添加本科室两名护士的微信,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咨询,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5、定期复查坚持服药
要明确告知患者,该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复查,同时必须遵循规范、正规的治疗方案,并坚持全程治疗。切勿擅自停药或自行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引发疾病复发,影响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在后续的住院治疗过程中,孩子母亲再也没有独自哭泣过,孩子病情也一天天好转。出院那天,他们特地来到护士站向我们表达感谢。我们叮嘱孩子,在上学期间一定要保持健康饮食,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通过微信随时与护士阿姨们联系。孩子有些害羞地说:“阿姨,我知道了,住院期间我也做了笔记,饮食方面我会注意的,谢谢你们了。”
俗话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上这些措施正是“患者自我管理的五驾马车”理念在临床中的生动应用。通过个性化饮食计划、适度运动、生活习惯记录、及时咨询等多维度的支持,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主动权,从根本上提升康复能力。科里小Q护士在几次回访后,感慨道:“听到他那阳光、青春的笑声,就是对我们护士工作的最大认可。”
(供稿:消化内科 审核: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