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中国医疗队不仅在为非洲人民服务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无上荣誉,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造就了一种崇高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这就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不仅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医疗队员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希望你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发扬中国医疗队精神,继续发扬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为帮助非洲改善医疗条件,促进中刚、中非友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并出席恩古瓦比大学图书馆启用和中国馆揭牌仪式时的讲话(2013年3月30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31日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
在会见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的讲话 (201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2013年8月17日
中非卫生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向非洲派遣了一万八千人次的医疗队,使二亿五千万人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推动了非洲卫生事业发展,为中非友谊做出了贡献。中方愿一如既往地推动中非卫生合作,继续开展好医疗队派遣、白内障手术“光明行”等惠及民生的卫生项目,深化妇幼保健、卫生人才培训等领域合作。
在会见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参会代表时的谈话(201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2013年8月17日
中方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共同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疾病防治和卫生体系建设,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的谈话(201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长期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领导人,应许多发展中国家要求,作出派遣医疗队的决策。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先后向六十七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二万多名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超过二亿六千万人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二〇一四年,西非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后,我们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卫生援外行动,先后派出一千二百多名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疗队员赴西非一线,同疫区国人民并肩抗击疫情,实现了援非抗疫工作“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全面展示了我国国际人道主义和负责任大国形象,国际社会也给予广泛好评。这是我们经过几十年努力树立起来的良好国际形象,也是我们在国际上独特的政治优势,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世界卫生组织是卫生领域影响最大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着领军作用。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世界卫生组织给予了宝贵帮助。中国也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各项挑战的努力。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在落实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援助发展中国家等方面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
在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时的谈话(2017年1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月19日
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我希望各方充分利用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机制,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推进各方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携手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致二〇一七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2017年7月6日),《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23-124页
(供稿:孙传传 审核:任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