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医工交叉融合,激发科研创新活力,10月21日,我院与枣庄学院联合举办交叉学科学术沙龙暨10月科研门诊会议。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振、副院长杨斌、我院副院长于春梅出席会议,枣庄学院多模态医学图像处理团队及我院科研骨干人员参加交流。
在学术沙龙环节,枣庄学院团队成员李梅菊博士以“基于sEMG的物理约束与深度学习结合的运动预测”为题,探讨了物理机制与人工智能算法融合的技术路径;李旭宏博士聚焦“脑电信号,范式-采集-解码”领域,剖析了脑电信号在医学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胡华博士就“慢阻肺筛查危险预警模型研究”进行了汇报,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杨其越博士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为医学影像精准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杨晓娜博士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宫颈细胞学大数据探讨”,探索了AI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前沿应用。这些报告内容丰富、视角前沿,为医工交叉研究提供了多元思路。
在科研门诊阶段,我院围绕眼科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并针对枣庄学院多模态医学图像处理团队的报告内容开展了深入沟通交流。双方就科研合作方向、技术落地场景、临床需求对接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为后续跨学科科研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学术沙龙暨科研门诊会议的举办,搭建了枣庄学院与我院跨学科交流的桥梁,为医工融合创新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在交叉学科领域协同探索,共同推动医疗科研创新与区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科教科 审核:于春梅)